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提煉出來的治國理政總體框架。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進程中,各級工商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以及非公有制企業大有可為。
首先,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就是對“四個全面”的積極貢獻。這方面,全國工商聯以及各級工商聯,在過去的一年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4年,按照《中央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重要舉措分工方案》,全國工商聯作為直接參與單位,承擔了消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營造有利于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引導企業提升自身素質、加快轉型升級等五項任務。為此,全國工商聯開展了25個子課題研究,多渠道廣泛聽取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建議,及時向中央改革辦和相關牽頭部委反映。受國務院辦公廳委托,全國工商聯就“關于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了第三方評估工作。評估報告中的多項建議被采納,推動國務院增加了在壟斷性較強領域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的示范項目。2014年8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全國工商聯的評估匯報,李克強總理對評估給予充分肯定,并明確提出把第三方評估作為國務院工作的機制創新。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前后,為推動形成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法治環境,全國工商聯開展了非公有制企業法律服務調研,深入10個省區市了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法律環境、企業遵紀守法和企業自身存在的法律風險等方面情況,收集總結了不少典型案例,提出了工商聯開展法律服務工作的意見建議。全國工商聯還與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召開為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座談會,達成多項共識。
在全國工商聯以及各級工商聯的組織、領導下,廣大非公有制企業積極作為、直面挑戰,非公經濟得到了更加健康的發展。
其次,通過政治協商這個平臺積極建言獻策,是對“四個全面”的重要貢獻。
人民政協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發揚民主、參與國是、團結合作的重要平臺。工商聯作為政協的界別之一,參政議政責無旁貸。
今年的政協會議,全國工商聯緊扣改革發展穩定主題,結合工商聯兩個健康工作主線,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共整理提出了80件提案和15件大會書面發言。這些提案,不但數量顯著增加,議題也更加集中,在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行業及行業商會健康發展、保障民生、推動民營企業走出去等方面,都有睿智之言、務實之策。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了。在工作報告中,俞正聲主席提出,2015年政協要圍繞“四個全面”展開各項工作,力爭新的進步和突破。
相信隨著“四個全面”的進一步協調推進,在政治協商的大平臺上,在國民經濟的大舞臺上,工商聯的工作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非公有制經濟將會更加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將會更加健康成長,各級工商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以及非公有制企業將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