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紫砂壺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間,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紫砂名壺賞析
樹癭壺
樹癭就是樹瘤。這種壺的造型模仿樹癭,壺面凹凸不平,有樹皮模樣刻紋。整把壺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壺大家供春創制的一種壺式。
據紫砂壺史記載,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間只是一名書僮,后向江蘇宜興金沙寺一名和尚學習制壺技術。供春壺價值極高,有“供春之壺,勝于金玉”的贊語。樹癭壺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壺造型,傳世極少?,F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樹癭壺,部分專家認為是供春手制,是現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壺實物。
二泉銘壺
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的名壺。邵二泉(約1803-1860年),擅長鐫壺銘。這把壺型質古樸,壺為土黃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應和古人“祝?!币庠?。壺腹一側,陰刻行書:“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句詩源于王羲之《蘭亭集序》,署名“二泉”。壺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壺人,但其人已無法考證。
冰心道人壺
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間的紫砂壺。壺體顏色似瓷器中的茶葉末釉,壺身正面是一個凹進去的龕,內坐一人,龕外壁裝飾有桃樹、桃花、桃葉。壺身另外三側為雕刻的云紋。
壺底款為“冰心道人”?!氨牡廊恕睘榍迥┟癯跄觊g紫砂大師程壽珍(1858-1939年)的號。程壽珍制作的紫砂壺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別獲得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的頭等獎和優秀獎。
覆斗式壺
宜興窯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壺,清末,高7.5cm,口徑5.7×5.7cm,底徑9.8×9.8cm。
壺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壺身鐫刻篆書“子孫宜”三字。底鈐篆書“玉麟”印章款。姜黃色砂泥,滋潤細膩。
此壺造型方中有圓,給人以剛中帶柔的感覺。
“玉麟”指黃玉麟(1842-1913年),清道光、咸豐年間的制壺名家,善制掇球、供春、魚化龍壺諸式,所制砂壺精巧而不失古意。
梨形紫砂壺
這是一把“陳范真制”款梨形紫砂壺,高19.5厘米、直徑8.3厘米。此壺上手給人一種酷似明清老玉件的手感,溫潤光滑,質為紫紅泥。
馮先銘主編的《中國古陶瓷圖典》認為,“梨式壺,壺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因形狀似梨而得名”。耿寶昌在《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中也說:“梨壺——因造型類似梨而得名。元代始燒造,其后歷明、清兩代,經久不衰?!币蚨嫘螇刈怨疟阌兄?,此款梨型壺便也覺氣度非凡。作為一種傳統器形,想要在眾多壺中脫穎而出僅有壺形是不夠的,壺色、壺質、壺韻尤為重要。
陳范真,是晚清紫砂陳氏家族的制壺名家,因此將其所制作的物品稱之為“陳范真制”款。 |